获奖征文选登(一等奖)——“甘”甜的生活“蔗”里有

时间:2021-09-30 点击数:

“甘”甜的生活“蔗”里有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孙文

云南省位于中华大地的西南部,历来是各少数民族的聚集地,而多民族的聚集居住也成为了云南省的一大特色,这特色一直延续在这西南的岭南大地之上。

我家乡建水县是哈尼族和彝族的聚居地,其中位于坡头乡的大石洞村是一个彝族自然村落,生活在这里的彝族有着古老的民族节日和民族信仰,他们遵循着先辈的经验与自然和谐共生,但封闭的大山也阻断了他们外出或致富的脚步,人们只能望山兴叹。

多年以来,大石洞村的农产业发展长期处于简单的种植玉米、小米辣等状态,由于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抗风险能力差。加之前些年当地矿山过度开采,造成矿产资源枯竭,矿山被封存后导致有的村民坐吃山空,陷入了贫困。

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时“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少年时“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虽然“韶华不为少年留”,但无论我们行走多远,归来仍是少年。

彝族小伙许荣作为土生土长的大石洞村人,祖上一直都是土里生、土里长、土里刨食的农民,因此对着大石洞的贫穷有着深刻的认识。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许荣曾经去过大城市打工,算是村里有见识的人了,他通过查阅书籍资料发现大石洞村位于亚热带地区,热带资源丰富,可以进行热带农作物的开发。

经过几次种植经验的总结,细心的他发现大石洞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甘蔗,于是他开始了种植甘蔗的旅程。

一开始许荣只是在自家的地里种植,他把自家三亩玉米地都改成了甘蔗地,第一次进行甘蔗种植没有经验,徐荣就自己从书本和网络上进行甘蔗种植的学习,经过不懈的努力,在2018年时,许荣的甘蔗来了个大丰收,但这时甘蔗的销路又成了问题。

位于大山深处的大石洞村怎么才能把甘蔗卖出去,一开始许荣只是背着少量的甘蔗去到建水的县城去卖,但家里3亩多的甘蔗怎么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卖完,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来到建水旅游的昆明老板注意到了许荣,这个老板发现许所贩卖的甘蔗比市面上的其他甘蔗还要甜,于是就向许荣问了一下关于甘蔗的详细情况,得知这些甘蔗是许荣自己所种植的,老板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于是提出去地里实际看一看。

许荣带着老板来到了地里,实际看到了甘蔗地后,眼中一下子就出现了商机,许荣种植甘蔗没有销路,而自己有销路却没有好的产品,刚好这里的甘蔗品质这么优秀,挺符合他心中的产品定位的,于是老板就买下了许荣的3亩甘蔗,并答应自己找车来拉。

第一次的甘蔗种植尝到了甜头后,许荣的胆子也变大了,想着在继续扩大规模种植,然而意想不到的一次意外让许荣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欠了大量的贷款。

2019年许荣承包了村里5亩地进行甘蔗种植,这样加上自家的3亩,许荣就拥有了8亩甘蔗地。2019年的建水格外的炎热,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个甘蔗积累糖分的好机会,但这年的炎热给建水带来了不小的旱灾,大石洞村也没能幸免,8亩甘蔗地的灌溉水成为了压在许荣身上的一块大石头,他只能拿着抽水的小泵从山底的河流里抽水,但是因为甘蔗种植面积大,而水泵工作量小,还没等许荣灌溉完1亩地,其他的甘蔗就因缺水而死亡,这一下许荣不仅要承担损失,而且因为无法完成昆明老板的订单需要赔偿违约金。

经过这件事后,许荣一下子就欠债8万,让原本贫穷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这一切许荣的妻子都看在眼里,她并没有责怪许荣,因为她知道这是许荣的梦想。她和许荣相识于高中,开学那天,少年郎干净的眼神一下子就吸引了她的注意力,那时是炎热的夏天,懵懂青春的心也是那样的热,而少年的清澈刚好适合这团烈火,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们互相走进了对方的心里,那年窗外的攀枝花开的鲜艳而热烈,日落时的晚霞总是从食堂开始映满校园。虽然时间缓缓流逝,但这么多年他们依然还在一起,多年的陪伴让她也慢慢懂许荣的初心,看着失败的许荣,她给予了很多鼓励。

许荣在听到妻子的鼓励之后,他振作了起来,他想起了毛主席说过的话“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于是不甘心的许荣仔细的分析了这次种植失败的经验,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因为个体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差,无法形成较大规模的经济效应,要是能形成一个较大的集体,这样不但可以增强抗风险的能力,还能带领村民进行脱贫致富。

于是在2019年末,许荣经过多方努力带头成立了建水县荣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了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来开辟致富路。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2020年年初,建水县荣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与云南省英茂集团合作,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引导村民参与种植等形式,试种优良甘蔗新品种98亩,并带动11户贫困户种植50亩。试种结果表明,这里种出的甘蔗产量好,糖分含量高,甘蔗总产近1000吨,产生经济效益45万元。产业得到发展,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2020年末,大石洞村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实现了“甘”甜的生活“蔗”里有。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大石洞脱贫体现出了少数民族地区所展现出的内生动力,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使得在前往小康的路上更加宽广,而在这条康庄大道上,像许荣这样有能力,敢担当,有作为的少数民族青年更加热情的投入到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此文获云南省第五届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读书活动一等奖) 

 

 

校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新团片区存信路499号 | 邮编:674199

版权所有: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行政邮箱: ljszedu@163.com